习近平为什么重视家风


内容描述:“忠厚传家久,诗书济世长”。每到春节,很多人家门口都会张贴这副对联。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家国天下”的情怀浸入每一个中国人的骨髓血脉,也深刻烙印在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中。

“忠厚传家久,诗书济世长”。每到春节,很多人家门口都会张贴这副对联。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家国天下”的情怀浸入每一个中国人的骨髓血脉,也深刻烙印在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中。

  “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使得“千千万万个家庭成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

  重教为根 家风好则个人强

  新年前夕,国家主席习近平通过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中国国际电视台(中国环球电视网)和互联网,发表二〇一八年新年贺词。

  2017年的最后一天,国家主席习近平如往年一样发表了新年贺词。与习近平一同出镜的还有书架上错落有致的十余张精美的照片,定格了一幕幕温暖瞬间。习近平每年新年贺词的画面中,有四张照片一直存在,分别是习近平同母亲、夫人、女儿及全家的合影。

  这四张照片,是习近平家庭的缩影,也表明了家庭在他心中沉甸甸的份量。

  在习近平看来,“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正是这个课堂,塑造了习近平的家国情怀,也成为他治国理政的理念源泉。

  勤俭是习家一脉相承的作风。习近平的母亲齐心在回忆录中写道:“我们的两个儿子从小就穿姐姐穿剩下的衣服或花红布鞋,就是在仲勋的影响下,勤俭节约成了我们的家风。”习近平2003年接受央视采访时也谈到,儿时穿着的衣服,不但补丁摞补丁,而且多是兄弟姐妹辗转相传下来的。尽管声明过“绝对不干”,但他也不得不穿姐姐的“花衣服、花鞋子”。

  2012年12月底,刚刚当选总书记不久的习近平前往河北阜平县调研考察。考察期间,习近平住的房间虽然是个套间,但面积也不过就是16平米大小。他表示,小房子优越性很大,走两步上厕所、打电话都很方便。习近平不仅住的不讲究,吃的也很简单。“砥砺奋进的五年”大型成就展中展出了习近平在阜平吃饭的菜单,四菜一汤,没有酒水。

  “我是农民的儿子。”这是习近平的父亲习仲勋在家中经常说的一句话,尽管他曾经担任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是一位副国级领导人,但他经常教育孩子要靠自己的本事吃饭,鼓励子女到艰苦的地方去,到基层去,到祖国建设最需要的地方去。在父亲的影响下,习近平早年在正定县任职期间,跑遍了正定县所有村庄;到宁德3个月就走遍了9个县;在浙江则用一年多时间跑遍了全省90个县市区。

  习近平曾经回忆:“记得我很小的时候,估计也就是五六岁,母亲带我去买书。”“我偷懒不想走路,母亲就背着我,到那儿买岳飞的小人书。”“买回来之后,她就给我讲精忠报国、岳母刺字的故事。我说,把字刺上去,多疼啊!我母亲说,是疼,但心里铭记住了。‘精忠报国’四个字,我从那个时候一直记到现在,它也是我一生追求的目标。”

  勤俭节约、务实亲民、心怀家国。清正和睦的家风对习近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他“扣好了人生第一粒扣子”、打好了价值观的底色,让他在成为一国领袖后,始终带着良好家风赋予自己的浓浓家国情怀。

  廉洁为要 家风严则政风清

  2012年12月,新华社刊发特稿,披露了习近平的家庭生活细节。习家有着从严教子的清白家风。

  习仲勋认为,作为党的高级干部,端正党风,首先要从自己做起,从自己的家属做起。在父母的言传身教下,习近平秉承家风,对家人的要求也非常严格。自担任领导干部以来,每到一处,他都会告诫亲朋好友:“不能在我工作的地方从事任何商业活动,不能打我的旗号办任何事,否则别怪我六亲不认。”

  近年来,领导干部子女、家属腐败类案件一直呈上升趋势,影响恶劣。有调查发现,80%的官员腐败案都与家庭成员有着密切关系,并且贪官大多都有互为影响的不良家风。

  习近平对这些社会弊端明察秋毫、洞若观火。在十八届中纪委六次全会上,他直指要害:不少领导干部“纵容家属在幕后收钱敛财,子女等也利用父母影响经商谋利、大发不义之财”。

  2016年12月12日,党和国家领导人习近平、刘云山等在北京会见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代表。

  “家风好,就能家道兴盛、和顺美满;家风差,难免殃及子孙、贻害社会。”习近平曾痛心地说:“从近年来查处的腐败案件看,家风败坏往往是领导干部走向严重违纪违法的重要原因。”在他看来,领导干部的家风不是个人小事、家庭私事,而是领导干部作风的重要表现。

  2015年10月18日,中共中央印发《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以党内纪律规矩的方式,首次将廉洁齐家列为党员领导干部廉洁自律规范的重要内容之一,将树立良好家风列为党员领导干部的必修课。

  干部之家该有怎样的家风?习近平曾在多个场合强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必须反对特权思想、特权现象”;“坚决不搞特殊化,坚决不搞特权”;“当官就不要发财,发财就不要当官。清清爽爽、义无反顾地去当官”。

  重教为根、廉洁为本。习近平的家庭观是一面镜子,为党员干部崇德修身、建设良好家风标注了认识论和方法论,带来了党风、政风、民风建设的崭新局面。

  家国为本 家风正则民族兴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有了强的国,才有富的家。”习近平给父亲的祝寿信中曾写道:“这也激励着我将自己的毕生精力投入到为人民群众服务的事业中,报效养育我的锦绣中华和父老乡亲。”

  2012年11月,习近平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指出,每个人的前途命运都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

  抱着一颗为人民做事情的心,习近平把千千万万个家庭的美好生活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除了自己的亲人,他与13亿中国人民更是“一家人”。

  1983年,时任河北省正定县委书记的习近平临时在大街上摆桌子听取老百姓意见。

  1983年,时任河北省正定县委书记的习近平临时在大街上摆桌子听取老百姓意见。

  翻山越岭、风雪兼程。每次考察扶贫,习近平都会走进一户户困难群众家中,盘腿上炕,拉着乡亲的手详细询问他们一年下来有多少收入,粮食够不够吃,过冬的棉被有没有;掀开褥子看炕垒得好不好,问屋顶上铺没铺油毡、会不会漏雨。

  在习近平的不懈努力与持续推动下,2017年,全国农村贫困人口比上年末减少1289万人;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974元,比上年实际增长7.3%。

  “只要还有一家一户乃至一个人没有解决基本生活问题,我们就不能安之若素;只要群众对幸福生活的憧憬还没有变成现实,我们就要毫不懈怠团结带领群众一起奋斗。”习近平的承诺令人充满信心。 

  在十九大启幕的新时代,家庭依然是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也是每一个人梦想启航的地方。“齐家”而后“治国”,习近平躬身笃行,做出了表率。(文/樊帆 祝新宇)(央视网提供)

     

本文关键字: